康生元(肇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新闻

公司董事长出席2018世界微生物大会:即将到来的行业风口,你能不能抓得住!
发布时间 : 2019-05-17

摘要:10月11日的北京房山,天格外的明媚。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8世界微生物大会圆满闭幕,会上来自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菌剂及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乔治亚大学、意大利莫里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领导及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用知识盛宴碰撞出了行业火花!

    在我国,目前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是5.11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级别?土地,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土壤有机质降低、表层结皮、作物产量及质量的下降、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等等,都在表明我国耕地土壤不仅处在中下级,退化更是极其严重。40%以上的土壤退化数据不仅代表的是污染的日趋加剧,更凸显1.5亿亩的污染耕地所带来的200多亿元的直接损失!

微信图片_20190517071527.jpg

全体代表


    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其实土壤具有维持其功能持续的特有能力。怎样实现绿色、环保、友好的农业生态健康发展?记者在2018世界微生物大会上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10月11日的北京房山,天格外的明媚。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8世界微生物大会圆满闭幕,会上来自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菌剂及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乔治亚大学、意大利莫里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领导及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用知识盛宴碰撞出了行业火花!


微信图片_20190517071650.jpg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邓子新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邓子新讲到,DNA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者,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要素,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密切相关,它既是生命之水,又是祸福之源。比如番茄保鲜、抗虫草皮、根瘤菌固氮等,新一代的DNA产品,已形成了新基因、新品种、新产业格局。

微信图片_20190517072450.jpg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李荣处长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李荣处长,不仅详细的指出了中国耕地土壤的恶化状况,更提到中国耕地不仅要坚守18亿耕地的一个数量红线,还要坚守质量红线。2015年后,我国肥料发展已显现土壤健康为主线的趋势。调理土壤、促进有机肥发展、以有补无,从精、调、改、替4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实现化肥零增长并促进耕地质量,不仅是口号更是发展趋势所在。

微信图片_20190517072046.jpg

乔治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康耀卫 

    乔治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康耀卫(现任康生元(肇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则对微生物发展提出了新的高度要求。从人类首次发现根瘤菌可以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其必需的氮源100多年来,在这一领域里有了巨大的进展并开发出了许多产品。与此同时,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利用在200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年产值高达300亿人民币。然而随着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和应用存在的不足会越来越显现。而新业态的产生或将能改善显现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190517072231.jpg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菌剂及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李俊主任

    我国的微生物肥料产业经过近2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也为微生物+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微生物肥料企业1500余家、产能达1600万吨、登记产品5000余个、产值达300亿的产业规模。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已跨入科技创新最为迫切的时期,选育新功能菌种、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功能是未来产业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年总产量比现在翻一番,可望达到3000万吨。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菌剂及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李俊主任表示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高处看现状,长远看未来!中国农业由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的方式,逐渐转向提质增效、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让共同的智慧、所有的臂膀,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农业新纪元!

微信图片_20190517073151.jpg

德克萨斯大学阿林顿生物系教授Woo-Suk Chang

    德克萨斯大学阿林顿生物系教授Woo-Suk Chang研究发现,作物产量主要不仅取决于土壤的结构和营养状况,还取决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和活性,特别是根际土壤。通过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大豆产量与根际的物化性质和微生物群的分布研究,深入了解了大豆生产中高产州(内布拉斯加州州)与低产州(俄克拉荷马州)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显著差异。从而也证明了创造绿色农业经济,微生物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517073648.jpg

美国普渡大学化学博士Sellitto Vincenzo Michele

    化学过程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壤侵蚀对农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与此同时,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91亿,世界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健康的土壤对全球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我们知道,每一种植物都可以通过微生物智能来展现其最大的潜力,研究的新品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并能将普通肥料的利用率提高30%。意大利莫里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化学博士Sellitto Vincenzo Michele,用自身的研究展现了微生物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190517072411.jpg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斌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斌,从土壤微生物讲述了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微生物作为地球上进化历史最长、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土壤中具有极其丰富而又数目巨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资源。但,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开发具有应用潜力的土壤微生物资源,比如以有机物降解类微生物、改善植物营养类微生物、杀虫抗病类微生物、生物修复微生物、消除或协助消除金属类微生物等,将会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517073858.jpg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针对微生物在有机(类)肥料产业应用中的突出问题的讲解则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反响。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农业问题是食物数量过剩且品质不高、大量农业固体废弃物被随地弃置而污染环境、土传病害的频发等,开发新型的全元生物有机肥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种植物根际有益菌,木霉真菌在不同士壤中广泛分布,在植物根际定殖后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侧根和根毛发生,分泌大量植物类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馨素、脱落酸以及哈淡霉素),并进一步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木霉菌丝体可以通过营养竞争、重寄生、抗菌作用以及语导植物抗性等机制,实现对不同病原菌的抵御。全元生物有机肥特别是木霉型的全元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全新的生物有机肥品种,木霉作为一种根际有益微生物,其制备的全元生物有机肥田间效果好,市场空间大,对保障我国农业绿色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517074444.jpg


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

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分析说,困扰中国农业的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农民收入不够高,从事一线劳作的种植者越来越少;二是中国中产阶级依然恐慌,生活压力无处不在。我们要改变农业生态系统,首先是要把人留下来。中国农业业态要调整,而微生物+生态再造系统则能实现以钱挣钱,而不以商品挣钱,构成金融物联圈,实现利益共生。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生物工程将会是是21世纪农业未来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190517074306.jpg

刘兵(左上)、王臣(右上)、揭玉斌(左下)、吕中文(右下)发表致辞

微信图片_20190517074102.jpg

新标准新闻发布会